6月和7月,作为上半年和下半年承接的关口,在稳增长预期下而受到重点关注。近日,商务部“2023全国暑期消费季”已正式启动,作为商务部“2023消费提振年”6大主题活动之一,全国暑期消费季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。据了解,结合暑期消费旺季,各地将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。
(资料图片)
进入6月以来,多地通过“真金白银”支持消费复苏,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,带动暑期经济增长。而家电产业作为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,也成为了促消费政策的主要支持对象。
多方发力
从政策层面来看,进入6月,商务部等部门连续印发通知支持消费复苏。6月份,商务部等地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做好2023年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工作的通知》,将继续组织开展家电消费促进活动。
6月底,国常会审议通过《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明确指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振包括家电在内的消费。
7月中旬,国家发改委的例行发布会表示,将针对制约居民“能消费、敢消费、愿消费”的痛点和堵点采取四项举措,巩固消费良好恢复的态势。
7月21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》和《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》,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和有效促进电子产品消费,助力消费恢复和扩大。
与此同时,各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,促进消费进一步复苏。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,仅家电领域,今年以来各地计划投入的促进家电消费资金就超过25亿元。
具体来看,今年暑假期间,广州市累计发放文旅消费券3000万元;6月底至8月,海南将举办2023第二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,期间将发放2000万元免税购物政府消费券;7月至9月,浙江宁波将发放总额2亿元的“激情暑期”宁波消费券……
业内人士认为,消费券的发放有利于短期消费增长。今年上半年,在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,消费需求集中释放。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,同比增长8.2%,比一季度加快2.4个百分点。消费的拉动持续增强,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.2%,与去年全年贡献率对比明显提升。
继续挖掘消费潜力
在上半年消费刺激政策呈现出正面效果的背景下,为了完成经济增长目标,进入7月,我国开启“暑期消费”季,自上而下地开展促消费活动。不过,有观点认为,尽管发放消费券能够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,但有可能透支未来的消费。通过消费券带来的消费不一定源自当下的需求,也有可能是未来的需求在消费券的支持下提前释放,尽管能够在短期内发挥效果,但从长远来看,消费券刺激消费难具长期性。
值得关注的是,尽管我国消费市场快速恢复,但主要集中在服务型消费,商品消费复苏情况仍有待改善。从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情况来看,消费增长主要集中在“饮食消费”和“居住消费”两个层面,其中涵盖了日常的饮食、房租和旅游等需求。而家电消费的复苏情况并不明显。
另一方面,在庞大的就业压力面前,居民的收入受到影响,发放消费券无法帮助居民恢复消费信心,而导致居民消费潜力难以持续释放。具体来看,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于5.2%,16-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至21.3%,较上月高1.5个百分点,再创历史新高。
有观点认为,促消费不能止步于消费券。当前迫切的需求在于居民消费信心的恢复,需要着力修复疫情带来的“疤痕效应”,其中主要落脚点在于就业服务的优化。
18日国家发改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指出,“当前影响就业的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,重点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,落实就业优先政策、帮助重点群体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亟需切实办好的一件大事”。
针对就业问题,各省份已经在积极应对。其中,6月28日,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“岗位+培养”学徒计划,协调龙头企业给应届毕业生和新入职职工提供10万余个学徒岗位。业内人士认为,我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在促消费政策的支持下,今年我国经济持续发展,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,形成正面的循环效应。